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枇杷果,就是枇杷树结的果实,味道甘美,形如黄杏。枇杷果柔软多汁,风味酸甜,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应用如今的枇杷口味甘甜,肉质细腻,每年三、四月份为盛产的季节,枇杷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枇杷的主要功效:治疗肺热咳喘,吐逆,烦渴。主要功效:润肺下气;止渴。果:清肺生津止渴;核,祛痰止咳,和胃降逆;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
枇杷树拉丁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鸟果树常绿小乔木,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原产中国,各地广栽培,以江苏、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栽培最盛。喜阳,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常用于园林观赏;植物果实枇杷,具有治肺燥咳嗽功效。
从中医角度来看,枇杷味甘酸、属性平中带些许凉,基本上既不偏寒也不偏热,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吃。虽然叫做枇杷膏,但事实上,中医里真正入药的并非枇杷,而是枇杷叶,可以清肺热、降胃气,对烦躁、口渴也有助益。但要提醒民众的是,用来制作枇杷膏的是老叶,没有毒性,但新叶跟果核则含微量氰化物,有微毒性,千万别乱吃。若有小朋友好奇一口气吞下廿颗枇杷核,可是会出现恶心、呕吐跟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幸而它们带有苦味,小朋友不太可能吃下这么多量。
跟枇杷叶相比,枇杷果实的功效就弱得多了,可为食补,平日保养、调养体质用,可是没法子治病的,说枇杷有药用价值有些言过其实。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枇杷是在秋天、初冬时开花,春、夏之际果子才会成熟,枇杷可说“集四时之气”,在水果独树一帜。用干净、未剥皮的枇杷浸白酒一到两周后饮用,有助消除疲劳、增进食欲,对容易咳嗽、气管易过敏的人,或是肺不好的老人家都有帮助。痰液又黄又稠的热咳患者,可以吃水梨炖煮枇杷,适度加入南北杏效果会更好。虽然枇杷适合各种体质人食用,但胃寒、寒咳患者,以及寒症型感冒病患(流鼻水、怕冷,但喉咙不痛),最好不要多吃。
枇杷叶(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枇杷花,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的花。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具有疏风止咳、通鼻窍之功效。常用于头风,鼻塞流涕,虚劳久嗽,痰中带血。
1.补充营养:枇杷含有多种营养素,能够地补充机休营养成分,提高机抗病能力,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
2.润肺止咳:枇杷核中有苦杏仁甙,能够镇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3.降胃止呕:枇杷叶泄热苦降,下气降逆,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4.预防流感: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1.煮水喝,主治猝宛不止,下气,嚼叶咽下也町。治呕吐不止,妇女产后口干,还治渴疾、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能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2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3枇杷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每百克枇杷肉中含0.4克蛋白质、6.6克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是很有效的减肥果品。
4治胃癌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治胃癌肺转移呕哕、咳嗽、自汗, 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之功效,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枇杷树的栽培技术:
一、种实的采集与处理:大花枇杷一般需15年才开花结实,其母树的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种熟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一时期应抓紧采集,采集太晚果实易被动物采食,无法收集。采回后的果实,应堆沤3至5天,待果皮软化后进行处理。果实混沙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种子晾干,种子和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层积贮藏。种子千粒重800克左右,每亩用种量30至35公斤。
二、整地播种:苗圃地应选在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播种前需对圃地进行深挖,并用3%的生石灰进行消毒。苗床宽1.2米,床高20厘米,床面要细致平整,清除石块、杂草,边沟、步道要开直,沟底要平,不能积。3月上旬播种,播种可点播也可条播。点播的株行距为10×25厘米,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沟深8至10厘米。先在沟底放入已腐熟的饼肥,然后放一层5厘米厚的黄土盖住基肥后再播种。播后在种子上再覆盖一层2厘米厚的黄土,这样有利于减少苗间杂草,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最后盖一层稻草保湿。大花枇杷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播后约40天发芽出土,当幼苗30%出土后应及时揭开稻草。
三、田间管理:大花枇杷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苗期管理较为容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拔除苗间杂草,除草后可施0.1%的尿素,以利于幼苗生长。5至6月间,每隔10天左右要松土施肥一次,肥料以氮肥为主。7至 8月,肥水中应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这时的肥水浓度应适度增加。如遇久晴不雨或高温土壤干燥时,应在早晚进行田间灌溉,以降低土壤温度,保证苗木正常生长。进入9月以后,停止施肥,以免苗木疯长,影响苗木木质化。此外,在每次施肥前,要清除圃内杂草,以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大花枇杷苗期虫害较少,幼苗期有地老虎为害,可用鲜杂草50公斤喷5至10倍90%敌百虫原药,于傍晚撒在苗床上诱杀。
四、苗木移植:大花枇杷小苗生长较快,一年生苗平均高80厘米,最高可达1米以上,平均地径0.6厘米,最粗1厘米。一年生苗即可出圃移植或用于造林。由于大花枇杷主根发达,侧根、须根少,苗木移植宜在春季苗木发芽前的2至3月份进行。为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移栽时要剪掉大部分的侧枝及叶片,栽后要浇足定根水。培养大苗,可按株行距30×5 0厘米(第一年)、60×100厘米(第二年)进行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