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材:铺地柏盆景取材以人工繁殖为主。多采用扦插法繁殖,在春季3月进行,插穗长12~15厘米,剪去下部分、枝叶,插深5~6厘米。插后将土壤掀实,浇透水,搭棚遮阴。苗床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高温天气宜勤浇水,但也不宜过湿。约3个月即可发根,成活率达90%左右,还可用嫁接或压条法繁殖。
(2)上盆:①选盆:盆景通常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悬崖式用高深的千筒盆,臣吁式用较浅的长方盆,曲干式用中深的椭圆形盆。②用土:匍地柏以肥沃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为佳,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均能适应。③栽植:上盆时间以3~4月为好,秋后也可进行。由于匍地柏树冠多偏向朝阳的一面,上盆栽种时要注意根部的固定,防止倾倒。特另堤用较浅盆钵时,要用铜丝将根部固定于盆底。
(3)造型匍地柏枝干自然匍匐生长,树冠偏向一面,故造型时,不宜过度修剪,应以攀扎为主,用金属丝或棕丝均可。攀扎以大枝条为主,可一次做好,也可多次完成。小枝可进行适当修剪,整形宜在冬季或早春进行。
常绿匍匐小灌木,高达75厘米。枝条沿地面扩张,褐色,密生小枝,冠幅约2米,枝梢向上伸展。叶全为刺叶,三叶交互轮生。条状披针形,深绿色,先端渐尖,上面凹,下面基部有个白色斑点,叶下面蓝绿色,沿中脉有细纵槽。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黑色,带白粉。
北方理想的木本地被植物。可用于风景区、公园、庭院及绿地,孤植、片植均可。
阳性树。耐寒性强,耐瘠薄,在砂地及石灰质壤土上生长良好,忌低温。采用扦插法易繁殖。
匍地柏品种简介:雌雄异株,爬地灌木,柏科。主枝长而粗硬,全部顶梢微翘生长,幼梢具棱,小枝具粉。叶钻型,长0.8 cm,三叶互生,背面有粉。果径8cm,种子2-3粒。产于日本。中国长江流域至黄河流域各城市及辽宁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本种的主要品种有“黄金”,“矮生”,“森达洛莎”等等。
铺地柏(学名:Sabina procumbens (Endl.) Iwata et Kusaka):柏科圆柏属的一种匍匐小灌木,高达75厘米,冠幅逾2米,贴近地面伏生,叶全为刺叶,3叶交叉轮生,叶上面有2条白色气孔线,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点,叶基下延生长,叶长6-8毫米;球果球形,内含种子2-3粒。
铺地柏是一种矮小的柏科圆柏属灌木,原生于日本南部。系柏科常绿匍匐小灌木,高达75厘米,冠幅逾2米。枝干贴近地面伸展,褐色,小枝密生。枝梢及小枝向上斜展。叶均为刺形叶,先端尖锐,3叶交叉互轮生,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成角质锐尖头,长6-8毫米,上面凹,表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下面基部有二个白粉气孔,气孔带常在上部汇合,绿色中脉仅下部明显,不达叶之先端,下面凸起,蓝绿色,沿中脉有细纵槽。叶基下延生长;球果近球形,被白粉,成熟时黑色,径8-9毫米,有2-3粒种子;种子长约4毫米,有棱脊。匍匐枝悬垂倒挂,古雅别致,是制作悬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在园林中可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也是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亦经常盆栽观赏。日本庭院中在水面上的传统配植技法“流枝”,即用本种造成。有“银枝”、“金枝”及“多枝”等栽培变种。地柏盆景可对称地陈放在厅室几座上,也可放在庭院台坡上或门廊两侧,枝叶翠绿,婉蜒匍匐,颇为美观。在春季抽生新傲枝叶时,观赏效果最佳。生长季节不宜长时间放在室内,可移放在阳台 或庭院中。
中国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亦为习见桩景材料之一。在城市绿化中是常用的植物,铺地柏对污浊空气具有很强的耐力,在市区街心、路旁种植,生长良好,不碍视线,吸附尖埃,净化空气。丛植于窗下、门旁,极具点缀效果。夏绿冬青,不遮光线,不碍视野,尤其在雪中更显生机。与洒金柏配植于草坪、花坛、山石、林下,可增加绿化层次,丰富观赏美感。
观叶,春色叶,在春季抽生新傲枝叶时,观赏效果最佳。
浇水
铺地柏喜湿润,盆栽要常浇水,但也不宜渍水 。干旱时,可常喷叶面水,以保持叶色鲜绿。
施肥
在生长季节,每月可施1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 。冬季施1次有机肥作基肥。
修剪
宜在早春新枝抽生前修剪,将不需要发展的侧枝及时剪短,以促进主枝发育伸展。对影响树姿美观的枝条,可在休眠期(冬季)剪除。
翻盆
一般3-4年翻盆1次,在早春萌生前进行。翻盆 时,可结合修剪部分老根、枯根,换去1/2旧土, 培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促进新的根系生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