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叶榕。乔木。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5厘米,宽2~7.5厘米,顶端短尖或钝短淅尖,基部通常钝或圆形,少数为狭与或浅心形。全缘,出脉涤,侧脉5~10对,在背面与网脉均稍明显;花序单个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已落叶的小枝上,直径5~8毫米,成熟时黄色或红色,花序无总梗。花果期全年。
2、高山榕又名乌榕、雀榕、红肉榕、笔管材等。常绿大乔木,少数气根,幼嫩部分被微毛,顶芽被银白色毛。树皮暗褐色,比较平滑。幼叶抽生前卷缩在浅黄色的大托叶内,托叶裂开后新叶展开。叶片集中着生在侧枝的顶端,长椭圆形,全缘。叶互生,革质,卵形或广卵形,少数为卵状披针形,长7-27厘米,宽4-17厘米,顶端钝急尖或稍钝,基部圆形或钝,很少略为扁斜,全缘,光滑,基出3-5条脉,侧脉5-6对,较粗,网脉在背面较明显。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1.5-2厘米,无总花序。
高山榕(学名:Ficus altissima)属桑科,榕属,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 高山榕为阳性树种,四季常绿,树冠广阔,树姿丰满壮观,生性强健,耐干旱瘠薄,又能抵抗强风,抗大气污染,且移栽容易成活,是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高山榕的根和枝的柔韧性很强,易于曲折或编织,适宜各种造型,所以诸多园艺工作者都以它为盆景制作的首选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合理养护,一盆盆高山榕盆景作品显得千姿百态,意境奇美,观之令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
城市美化
高山榕树冠大;叶厚革质,有光泽;隐头花序形成的果成熟时金黄色。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树冠广阔,树姿稳键壮观。只是树体量太大,根系过于发达不太适宜作路树。非常适合用作园景树和遮荫树。又为优良的紫胶虫寄主树。适应性强。极耐荫,适合在室内长期陈设。江南常做行道树及孤植树。
盆景制作
榕树四季长青,榕荫冬暖夏凉,自古以来,人们除了利用旷野、庭院广为种植外,还利用榕制作盆景,经过精心加工,一盆盆榕树盆景显得千姿百态,令人心旷神怡,深爱欢迎。
植物文化/高山榕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独木不成林”的俗语。可在热带雨林里,这一说法就站不住脚了。据有关资料记载,形成独树成林景观最大的单株高山榕占地数十亩,直径十厘米以上的气生根就有上千条。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多处高山榕所形成的独树成林景观在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地旅游观光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它们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当地居民尤其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都将高山榕看作神树,倍加崇拜,所以特别喜欢将它种植在村寨或寺庙周围,精心养护,严禁损毁,而当地的年轻人或孩子们则都喜欢在这宽敞阴凉的树下聚会活动。
文化象征/高山榕
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原始民族,他们以采撷植物的果实、块根、嫩枝叶等为生,
即使在近代,森林植物的采撷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补充。在与森林的长期相处中,人们对一些大树具有深刻而奇妙的感觉。为什么它们能比灌木、草本植物产生更多的食物?为什么树上会有那么多的鸟兽栖息和与他们争夺食物?高大的树木曾为他们"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免受地面毒蛇猛兽的侵害。此外,高大树木寿命长,枝叶繁茂,不同大小的后代围绕着它们,"数代同堂"使人羡慕和敬畏。这样,人们便认为高大树木具有"灵魂",能对人类起庇护的作用,而把它们当作"神(龙)树"加以崇拜。
在热带雨林中被当作"神树"的种类比比皆是,高山榕(Ficusaltissima)几乎是被西双版纳各民族共同崇拜的"神树"。这种树木不仅十分高大,而且能对热带雨林中的其他树木进行"绞杀",取而代之;它们在枝丫上能长出
很多的气生根,并发育成粗大的支柱根,形成"独树成林"的奇观;在大青树上,附生有兰花、蕨类、苔藓、地衣等多种植物,组成了奇特的"空中花园";大青树上的无数果子,引来了多种鸟兽争食,热闹非凡,成为"动物天堂"。难怪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说它"附有神灵"。
由于人们把高大的树当成"神树"崇敬,所以它们都受到各民族的保护。即使是由于建盖"竹楼"需要砍伐大树,他们也要先祭树神,即以蜡条两对、槟榔一串、酒一盅相祭,以求树神的见谅,使被砍伐的大树不至作祟。而作为神树的大青树,人们从来不敢砍伐,而且要栽于村寨中或附近,让其庇护村社的安宁。在历史上,人们栽种大青树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唱《栽树歌》:"
吉祥啊,圣洁的树,不栽在高山上,不栽在深箐,就栽在寨子边,就栽在水田边,就让它生长在路边,在这里扎根,在这里茂盛生长。"这样,在西双版纳各民族的村社里,尤其是在傣族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些树干粗大、树冠宽广、枝叶茂盛的大青树。大青树已成为傣族民族文化特征之一。酷暑时人们在树荫下纳凉,农闲或傍晚时在树下编织农具、竹器;而在晚上,少男少女们在树下烧起篝火,女的纺线,男的吹唱歌,互觅情侣,此时大青树为他(她)们提供了一个温馨而又浪漫的夜晚。
形态特征
叶厚革质,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长10-19厘米,宽8-11厘米,先端钝,急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基生侧脉延长,侧脉5-7对;叶柄长2-5厘米,粗壮;托叶厚革质,长2-3厘米,外面被灰色绢丝状毛。
高山榕花序顶部有被苞片所覆盖的口,为榕小蜂等昆虫进入的通道。高山榕的花均为单性花(有些花序内有少数两性花),花小,着生于封闭囊状的肉质花序轴内壁上形成聚花果。榕果成对腋生,椭圆状卵圆形,直径17-28毫米,幼时包藏于早落风帽状苞片内,成熟时红色或带黄色,顶部脐状凸起,基生苞片短宽而钝,脱落后环状;雌雄同序,每个花序内有雄花和雌花,雄花散生榕果内壁,花被片4,膜质,透明,雄蕊一枚,花被片4,花柱近顶生,较长;雌花无柄,花被片与瘿花同数,雌花有三种,无花柄,短仡柄,长花柄;无花俩的雌花仡被为3,花柱较长,子房由花被包住,分布在底层;短柄的雌花和长柄的雌花花被为4,花柱较短,子房由花被包住,分布在中一上层。[3]
高山榕的果实成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留在母树上,种子无休眠期,在果实内就萌发。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生长,丰富的根毛能够吸收隐头花序腔内潮湿空气中的水分。由于花序苞口的存在,花序腔边缘的湿度高于中央部分,因此胚根伸展到一定长度后,受水分的吸引,反折向花序腔边缘伸展,根尖插进层层叠叠的花丛中(甚至花序托中)能够吸收到充分的水分和营养,然后子叶从种皮中脱离,不久花序凋落,只要落在适应的环境就能长成幼苗。瘦果表面有瘤状凸体,花柱延长。花期3-4月,果期5-7月。[3-4]
生长习性
阳性,喜高温多湿气候,耐干旱瘠薄,抗风,抗大气污染,生长迅速,移栽容易成活。
榕树属于热带树种,可能不太适合北京地区的冬季气候。榕树喜高温潮湿环境,夏季勤浇水,可生长良好,但在上海的冬季,由于室内一般无暖气,过冬始终是个问题。
地理分布
产海南、广西、云南(南部至中部、西北部)、四川。生于海拔100-1600(-2000)米山地或平原。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安达曼群岛)、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