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园林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园林网
百科 www.ylmm.com/baike/

上手机做生意

  • 手机版园林网

  • 园林网微信

植物满江红价值

满江红(Azolla imbricate)真蕨纲,满江红科。植株呈三角形,浮于水面,横卧茎短小纤细,羽状分枝,其下生根,上生小叶。叶极小,鳞片状,互生,两行覆瓦状排列于茎上。每个叶片分裂成上下重叠的两个裂片,上裂片为红褐色或绿色,行光合作用,常有固氮蓝藻(鱼腥藻)共生其中;下裂片沉没于水中,膜质,上面着生孢子囊果。生长期短,繁殖快。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多栖于净水小水池中。是优良的生物肥源,栽培于稻田对水稻的增产可起到良好的作用。也可做鱼类饵料。

植物满江红价值

饲用价值

满江红在春秋季节可直接为草食性鱼类提供大量的天然优质青绿饲料。满江红作为一种饲草作物,其粗蛋白含量可达到25.00%,高于紫花苜蓿;粗纤维含量11.50%,只有紫花苜蓿的一半;在陇东地区单位面积水面年鲜草产量可达到540t/hm2,折合粗11,250kg/hm2,是紫花苜蓿的8 倍。据有关科研单位对细满江红的风干分析[6],满江红营养价值很高,含粗蛋白质21%以上,粗脂肪2.57%,粗纤维14.6%,无氮浸出物50.97%,此外,满江红十体大小适中,不需切碎加工,即可直接生投喂鱼,是草、鳊、鲤、鲫等鱼类鱼种与成鱼的优良适口饲料,喂养草食性鱼类的饵料系数为40,如采用人工粒饲料养鱼,搭配投喂满江红,则可促进颗粒饲料的消化利用,加快鱼类生长,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在池塘、湖泊、水库等渔业生态系统中,满江红群落丛生处有利于草食性经济鱼类饵料资源的增殖,促进其生长与提高产量。如果以满江红鲜草或干粉作为配合饲料的一部分,代替部分精饲料,那么每年可以节约大量饲料用粮,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

经济价值

满江红不仅具有较好的饲料价值,而且如果能加以妥当利用,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满江红为基础,在湖泊、水库中建立起来的“萍—鸡—鱼”三重物质生产、循环利用的整体配套技术和在稻田中建立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持续生态模式都在生产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态学价值

净化水质

蕨状满江红具有较高的水利用率;可以降低水体矿化度,调整水体pH 值,净化水体和富集钾元素的作用

固氮作用

满江红不权是优质绿肥和鱼类、禽畜饲草,还是优良的水生固氮植物,年固氮量高达249~300kg/hm2。

富集金属元素

满江红对Cr、Cd、Cu、Mn、Zn 等重金属离子的强烈吸附作用和对Se元素的挥发作用。


满江红形态特征

满江红形态特征

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植株呈三角形,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

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满江红亦称“红苹”“绿苹”。蕨类植物,满江红科。植物体小,三角形,飘浮水面。根丛生。叶小型,肉质,排列成两行,春季绿色,秋后叶色变红,形成大片水面被染红的景观,十分壮观,故名满江红。繁殖很快,生于水田或湖沼中,我国东南和西南部均普遍分布。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供药用。常与有固氮作用的项圈藻共生,为优良的绿肥。[2]

满江红治理策略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1)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除草,目前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2]

满江红分布区域

满江红科只有1属、6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一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满江红生态习性

繁殖方法

满江红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 种繁殖方法。无性繁殖有2 种方式,一是通过营养体的侧枝断离的方式进行,二是通过在主体上此生侧芽形成的形式方式进行。对于有性繁殖来说,其过程是这样的:满江红的植株(孢子体)长到一定时期就可以产生性器官——大小孢子果。其中大孢子果内有1 个大孢子,发育为雌配子体,小孢子果内的部分小孢子囊发育产生许多雌配子体,通过精卵结合形成台子,并发育形成新的个体,这就是满江红的有性繁殖。[3]

生态习性

满江红常和鱼腥藻共生,生长温辐宽、繁殖速度快、产量高、适应能力强,漂浮于水面,常见于稻田、内湖、池塘、水库。满江红生长对温度条件要求高,过高过低均不宜生长。当气温低于5℃或高于40℃时,生长停止,8~12℃开始生长,15~20℃生长较快,20~25℃时生长最快,35℃以上生长缓慢。满江红随着品种的不同对水温和水深的要求也不同。如我国野生种满江红在平均水温15℃以下时,要求水体越深越好:尼罗满江红在20℃以上时则要求水体深度低,以利其生长,此外,水的流动和风浪的飘动对满江红的生长不利;满江红可在pH值3.5~-10的水体中生长,但最适pH值为6.5~7.5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