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黄杨(拉丁学名: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 (《Flora of China》),英文名:Common Boxwood)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主要产地为中国安徽、浙江、江西和湖北。产地如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这一树种木材坚实,材质致密,供美术雕刻、制木梳与乐器等;根、枝叶供药用,还能行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腰腹气滞胀痛、心胃气痛、疝气,复方黄杨木煎剂治风湿性心脏病。
常绿灌木,高2m。茎枝四楞,光滑,密集,小枝节间长3~5mm。叶小,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cm,先端圆钝,有时微凹,基部楔形,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上;有短柄,色,背面黄绿,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二面均光亮。花多在枝顶簇生;雄花具与萼片等长的退化雄蕊,花淡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
珍珠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又名鱼鳞黄杨,属黄杨科常绿小灌木。小如珍珠而得名。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多生于高山顶部。黄山丹霞峰和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均有分布。
珍珠黄杨生长很慢,即使是百年生古木,其高不过1米许。人们常说“千年不长黄杨木”。古书中称“岁长一寸,闰月年又缩一寸,谓之厄闰”。《本草纲目》称:“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闰年不长或反缩之说,固无科学依据,但其生长极慢倒是事实。珍珠黄杨在黄杨家族中确实是生长较慢的一种。经调查测定,生长在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海拔1600米处的一株最大的珍珠黄杨,树龄高达四百年,其高仅2.45米,胸围0.41米,可称是“侏儒国”的长者了。
珍珠黄杨世代安家于高山山脊或石缝之中,经过风霜冰雪严酷的磨砺,使它天然地长成虬枝曲干、奇特多姿的树形,成为树桩盆景的优良素材。元代华幼武的咏黄杨诗中写道:“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干重,叶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龙。岁历风霜久,时沾雨露浓。未应逢闰厄,坚质比寒松”。生动地刻画了黄杨的生境条件、优美的树形和坚贞的品格。珍珠黄杨作为观赏树木还可点缀假山,或作盆栽。珍珠黄杨 (5张)
珍珠黄杨是高山树种,夏季忌高温,宜在凉爽湿润条件下生长,人工栽植时,应注意这一生态条件,以适应它的习性。因乱挖野生植株,珍珠黄杨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应给予重视和保护,并发展人工繁殖,合理利用。
珍珠黄杨木材黄色,纹理极细,坚硬美观,可供雕刻高级工艺美术品。
小叶黄杨: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 该属尚有雀舌黄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珍珠黄杨,常绿、灌木,叶形,有光泽。
朝鲜黄杨:枝条紧密,小枝近四棱形,灰色,嫩枝绿色或褐色。叶椭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革质,全缘,先端微凹,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背面淡绿色。叶柄,叶背中脉密生毛。花簇生于叶脉,或顶生。花期4月中、下旬。蒴果3室,每室具两粒黑色有光泽的种子。
小叶黄杨种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小叶黄杨的种子经春化阶段而具有隔年发芽之特性,因此种子采集后应用较湿润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种子播种于砂质土中。小叶黄杨种子不可晒干存放,晒干了的种子出苗率低,或长时间不发芽。蒴果秋季成熟,晾干后3瓣裂,脱出种子。不宜日晒,宜混干沙储藏至翌年春播。实生苗生长极缓慢,生产中多用扦插育苗。于早春新叶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带叶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后,插入湿沙床内。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喷雾保持湿润,约一个月可发根,2个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适当遮荫,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生长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于花坛镶边或地植。
小叶黄杨一般用扦插繁殖。而且可随时进行,但以夏季采用当年生长的嫩枝条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质土壤作扦插基质,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气、透光。扦完后,插床上要搭棚遮荫,防止太阳光直晒,经常喷水保持湿润即可。当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发达,易受冻害,冬季可用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