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米。树冠塔形或圆形,树皮灰褐色,幼时灰绿色;小枝红褐色,无毛,二年生枝常有白粉;芽无毛。托叶卵形或广卵形,边缘有腺齿;叶柄长1厘米,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8-12厘米,宽1-2厘米,无毛,幼叶或有短柔毛,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锯齿,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背面有白粉。花序先于叶开放,雄花序圆柱形,长1.5-3.5厘米,宽1.8-2厘米,无粳,雄蕊2,长达7-8.5毫米,花丝无毛,苞片倒卵形,全缘,基部两侧各有3-4个明显的腺点,有毛,腺体1,腹生,雌花序圆柱形,长3-4厘米,粗约8毫米,近无梗,子房圆锥形,长2-3毫米,绿色,无毛,有长柄,柄长1-1.5毫米,花柱长1-2毫米,柱头2裂,苞片倒卵状长圆形,基部两侧各有2-4腺点,先端黑色,有长毛,仅有1腹腺。果序长达5厘米,蒴果无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生长习性:
生于林区山地及溪流旁。
繁殖培育:
用种子和插条繁殖。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