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分布于老挝、越南、柬埔寨、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浙江、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2-8米。叶片厚纸质或革质,密生粗大半透明红棕色腺点(在较薄的叶片才可以见到),叶形变异很大,不分裂叶片通常为椭圆形,稀长圆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4.5厘米,有时更大,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楔形,分裂叶片倒三角形,掌状2-3深裂或浅裂,稀5裂,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或近先端处有不明显细齿一至数个,或有明显疏离的牙齿,基脉三出,侧脉4-6对,网脉两面显著且隆起,有时上面稍下陷,有时下面较不明显;叶柄长0.5-5厘米,无毛。伞形花序顶生,单生或2-5个聚生成复伞形花序,有花20朵以上,有时较少;总花梗粗壮,长1-3.5厘米;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梗长5-7毫米;萼长2毫米,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雄蕊5,花丝长2-3毫米;子房5室;花柱5,长不及1毫米,基部合生,顶端离生。果实长圆状球形,稀近球形,长5-6毫米,有5稜,每稜又各有纵脊3条;宿存花柱长1.5-2毫米,在上部1/2、1/3或2/3处离生,反曲;果梗长1-3厘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本种叶形、叶缘、果形及宿存花柱等变异很大,但叶片通常为椭圆形,有粗大的半透明红棕色腺点,网脉明显且隆起,果实通常为长圆球形,有纵脊多条,可以识别。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1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和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园林用途:
树参四季常青,可作风景区的骨干树种和林层下的辅佐树种。根、树皮及叶可入药。
药用价值
本种为民间草药,根、茎、叶治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