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中国秦岭以南各省;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有分布。
形态特征:
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4-6m,枝灰褐色,叶革质,长椭圆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复伞房花序顶生。小花径6-8mm,花瓣白色,近圆形。果实球形,红色,后呈褐紫色。果期10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短期-15℃低温,也较耐阴,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也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花期4-5月。
繁殖培育:
繁殖以播种为主,亦可用扦插、压条繁殖。
播种于11月采种,将果实堆放捣烂漂洗,取籽晾干,层积沙藏,至翌春播种,注意浇水、遮荫管理,出苗率高。扦插于梅雨季节剪取当年健壮半熟嫩枝为插穗,长10—12厘米,基部带踵,上部留2—3叶片,每叶剪去2/3,插后及时遮荫,勤浇水,保持床土湿润,极易生根。南方以石楠为绿篱,常直接插条营成。
园林用途:
树冠圆整,叶片光绿,初春嫩叶紫红,春末白花点点,秋日红果累累,极富观赏价值,是著名的庭院绿化树种,抗烟尘和有毒气体,且具隔音功能。叶根可入药。南方地区常用作嫁接枇杷的砧木。石楠1.《别录》:石楠,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
2.《唐本草》:石楠叶似菵草,凌冬不雕,以叶细者为良,关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已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复用实。
3.《蜀本草》:《图经》云,石楠,终南斜谷近石处甚饶。今布人多以瓦韦为石韦,以石韦为石楠。不可不审之。
4.《本草图经》:石楠,株极有高大者,江湖间出,叶如枇杷叶,有小刺,凌冬不雕,春生白花,成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黄色,背有紫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宇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以关中叶细者良。
5.《本草衍义》:石楠,叶状如枇杷叶之小者,但背无毛,光而不皱。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苞既开,中有十五余花,大小如椿,花甚细碎,每一苞约弹许大,成一球。一花六叶,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绿色,叶末微淡赤色,花既开,蕊满花,但见蕊不见花。花才罢,去年绿叶尽脱落,渐生新叶。但京、洛、河北、河东、山东颇少,人以此故少用。湖南、北,江东、西,二浙甚多,故多用。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