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维西县及贡山县、西藏米林、波密及察隅县。生长在潮湿的路旁、草丛或松林下;海拔1600—31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怒江河谷。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70厘米。茎直立或平卧上升,密被紫褐色柔毛。叶互生,膜质至草质,心形或肾状圆形,长1.5—3.5厘米,宽2.5—6厘米,边缘7—9浅裂,裂口仅达1/4—1/5,裂片钝圆,有时略呈三角状,边缘有锯齿,基部心形或弯缺处开展成锐角,两面都有硬毛;叶脉7—9,自基部向外辐射;叶柄长1—7.5厘米,密被紫褐色柔毛;托叶膜质,阔卵形,全缘或有细齿。伞形花序单生于枝条上部各节,与叶近对生,花序梗纤细,长1.5—8厘米,被柔毛,长过叶柄;每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花白色或淡绿色;花瓣卵形,中间有1条不明显的脉,表面有紫色斑点或无。果实近无柄,心形至卵圆形,长1.5毫米,宽2毫米,两侧扁压,光滑或有紫色斑点,果熟时黄色至紫黑色。花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