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广西东部(平南、金秀、荔浦)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 谷岩石阴湿处或林下。
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阿萨 姆)。
形态特征:
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1--2厘米,圆柱形,长4--6厘米,粗7—12毫米,基 部稍扩大,被膜质筒状鞘,顶生1枚叶。叶纸质,椭圆形,长20—36厘米,宽5—12.5 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收狭为长9—10厘米的柄,具5条脉。花葶长达1米余,无 毛,被4—5枚长3—5厘米的鞘;总状花序长达21厘米,具多数疏离的花;花苞片狭 披针形,长1.2—1.5厘米;花梗和子房纤细,长2—2.5厘米;花白色;中萼片狭长圆 形,长1.4—1.8厘米,宽3毫米,先端稍钝,具不明显的脉;侧萼片镰刀状长圆形, 等长于中萼片而稍宽,先端钝,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具不明显的3条脉;萼囊距状, 长约4毫米;花瓣相似于侧萼片而较狭;唇瓣倒卵状楔形,长约l厘米,3裂;侧裂片 近卵形,先端钝,摊平后两侧裂片先端之间相距约1厘米;中裂片倒卵形,凹陷,先端 近截形,宽5—7毫米;唇盘上具3条褶片,中央l条较短;蕊柱长1厘米,只明显的 蕊柱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两侧各具1枚倒齿状的臂。 花期4月。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