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原产美洲热带,现已广布于全球热带。
形态特征:
1.高可达1米,茎多分枝,枝有棱角及狭翅,无毛。叶对生或轮生,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者达35mm,宽者达15mm,枝上部叶较小而多,先端钝,基部长渐狭,全缘而成短柄,前半部有齿,齿有时颇深多少缺刻状而重出,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朵或更多成对生于叶腋,花梗细,长5--10mm,无毛;无小苞片,萼分生,齿4,卵状长圆形,长约2mm,先端有钝头,具睫毛;花冠小,白色,直径约4mm,有极短的管,喉部生有密毛,瓣片4,上方1枚稍稍较大,钝头,边缘有细齿,长约2--3mm;雄蕊4,近等长,花药箭形,花柱挺直,柱头截形或凹入。蒴果卵球形至球形,直径2--3mm,室间室背均开裂,中轴胎座宿存。
2.亚灌木,高25~80厘米,全株无毛。根粗壮。茎直立,有分枝,下部木质化。叶小,对生及轮生,披针形至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边缘有锯齿。花小,多数,白色,单生或成对;萼片4,卵状矩圆形,长约2毫米;花冠辐状,4裂,裂片椭圆形,花径4~5毫米,喉部有毛;雄蕊4,花药箭头形,黄绿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盘状。蒴果卵状至球形,直径2~3毫米,花柱宿存,熟后开裂。花期夏、秋间。
生长习性:
直立草本或为半灌木状。一般性农田和草坪杂草,多生长于荒地、山坡、路旁,喜生于湿润环境,海岸沙地也能生长。花果期夏秋季或几全年。种子繁殖。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