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云南东南部(文山)。生于海拔约11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模式标本产地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34厘米。根状茎短或不明显。假鳞茎卵状圆锥形,长1--2厘米,粗约1厘米,常具4枚叶,无明显的假茎。叶在花期全部展开,椭圆形,长12 22厘米,中部宽4---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为长3--7厘米的柄,边缘稍波状,两面密被短柔毛。花葶从叶丛中抽出,直立,长达34厘米,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长2--3厘米,疏生约10朵花;花苞片宿存,绿色,卵状披针形,长约1.5厘米,先端渐尖,背面密被短柔毛;花梗连于房长2厘米,密被短毛;花紫红色;萼片近等大,椭圆形,长18毫米,宽8毫米,先端锐尖,基部稍收狭,具3--4条脉,背面密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瓣椭圆形,长13毫米,宽7毫米,先端锐尖,基部稍收狭,背面近先端处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具3---4条脉;唇瓣基部与整个蕊柱翅合生,3裂,长8 9毫米,两面无毛;侧裂片近圆形或方形,长2.2毫米,宽2.1毫米;中裂片扇形,宽9毫米,基部楔形,先端稍具凹缺;唇盘上具4个呈品字形的栗色斑点,基部有3列黄色瘤状附属物;距长棒状,长2.5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蕊柱粗短,长5毫米,粗4毫米;蕊柱翅疏被短柔毛;蕊喙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药帽狭,前端收狭呈喙状。 花期在夏季。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