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干皮淡灰褐色,幼时光滑老时浅纵裂,侧枝斜 上生长,树冠呈广卵形,小枝绿褐色被微毛,后转赤褐色光滑,节间短,髓小实心,有黄褐色突起之皮孔,单叶互生,大型叶片三角状狭长卵形,长12-28厘米,叶长为叶宽的2-3倍,叶全缘,叶表深绿光亮,背面密生星毛,有长叶柄,花两性,顶生狭圆锥聚伞花序,花管状漏斗形,淡紫色,5裂,外被短毛,内面白色光滑,密生紫线和紫斑。蒴果菱状卵形,细长,端具喙尖,果皮木质,外被细毛,熟时2瓣裂,种子细小,扁平,具膜质翅。
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庇荫,耐寒性强,较抗干旱,对土壤性质要求不严,但对肥力十分敏感,怕积水涝洼。强阳光性,喜温暖,教耐寒,速生。
繁殖培育:
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米,长、宽各 1米。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米;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株间还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实行粮食作物-泡桐间作时以桐为主的间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亩26株;以粮为主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亩3株;桐粮并重的间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亩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