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国外分布: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0.5-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叶簇生(10-15片),同型;能育叶的柄比不育叶的柄长2倍以上,长20-30厘米,粗1-1.5米,栗褐色,有光泽,光滑,顶部有狭翅;叶片阔卵状三角形,长10-15厘米,宽8-12厘米,二回深羽裂;顶生羽片阔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尾状,基部下延,与其下一对侧生羽片略汇合,两侧篦齿状羽裂几达羽轴,裂片镰刀状线形至披针形,1.5-2厘米,宽3-4毫米,先端钝圆,斜展,彼此密接,边缘有短尖锯齿,下部的裂片渐短侧生羽片1-2对,对生,斜向上,无柄,与顶生羽片同形但稍短,基部以狭翅多少下延,部一对羽片二叉,下侧的分叉,较小;能育羽片与不育羽片相似,其裂片较短小并且较疏羽轴下面隆起,近基部栗褐色,向上为禾秆色,上面有浅纵沟,其两侧边上有长约0.8毫的尖刺。侧脉两面不明显,并行,极斜向上,通常二叉,偶有三叉。叶干后坚草质,暗绿色,无毛,两面均有密接的细斜条纹;叶轴栗褐色,有光泽,上面有纵沟,上部两侧有狭翅。
生长习性:
生林下岩石旁,海拔150-900米。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