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黑龙江、辽宁、安徽、江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国外分布: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山脉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草本。叶线形,丛生,长8-15厘米,宽4-5毫米,半透明,具横格,脉12-20条。花葶约30个,长14-20厘米,直径约0.7毫米,扭转,具3-5棱;鞘状苞片长5-8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时倒圆锥形,下部禾秆色,上部黑色或棕色,长3-4毫米,宽4-6毫米;总苞片卵形,黄绿色,常有绢丝光泽,不反折,硬膜质,长1.5-2(-3.8)毫米,宽1.2-2(-2.6)毫米,无毛或在显微镜下能见边缘有个别毛;总(花)托常无毛,偶有少数短毛;苞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1.9毫米,宽0.7-1.1毫米,无毛或边缘有少数微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结合,长1.4-2毫米,端3浅裂或近截形,无毛或边缘有泡状微毛;花冠裂片3,几等大,肉质,锥形,无毛或偶有个别微毛,各具1黑色腺体;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花萼佛焰苞状结合,黑色,端3裂,长1.8-2.2毫米,无毛或边缘有个别微毛;花瓣3枚,上部长卵形,下部收缩成柄,肉质,近顶处各有1黑色腺体,内面有长柔毛,顶端无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常短于花柱。种子长卵形,长0.65-0.8毫米,表面具横格,每格有T字形突起1-2(-4)。
本种植物与谷精草E. buergerianum相似,它以总(花)托与苞片几无毛,花序外观常为黄苞黑心,几无毛易于区别。本种与宽叶谷精草E. robustius区别在于总苞片常超过花序之半,达2/3,种皮疏被T字形突起,每横格1-2根,而后者总苞片常不达花序之半、种皮密被Y形、条形或少数T字形突起,每格2-4根。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