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印度、缅甸、柬埔寨等地;喜生于干燥地区。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省区有引种
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为分布中心。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形态特征:
植株粗壮高大,一般高13-20米,可高达33米,直径一般45-60厘米,最粗可达90厘米。叶大型,掌状分裂,近圆形,直径达1-1.5米,最宽可达3米,有裂片60-80,裂至中部,线状披针形,渐尖,先端2裂;叶柄粗壮,长约1米,边缘具齿状刺,叶柄顶端延伸为中肋直至叶片的中部。
雄花序可长达1.5米,具3-5个分枝,长约35厘米或更长,每分枝掌状分裂为1-3个小穗轴,小穗轴略圆柱状,顶端稍狭,长约25厘米;雄花小,多数,黄色,着生于小穗轴上小苞片的凹穴里,萼片3,下部合生,花瓣较短,匙形,雄蕊6,花丝与花冠合生成梗状,花药大,长圆形;雌花序长约80厘米,约有4个分枝,长30-50厘米,粗壮,小穗轴长20-25厘米,雌花较大,球形,直径约2.5厘米,每小穗轴约有8-16朵花,螺旋状排列,退化雄蕊6-9。
果实大,近球形,压扁,直径10-15 (-20)厘米,外果皮光滑,黑褐色,中果皮纤维质,内果皮由3(-l)个硬的分果核组成,包着种子。种子通常3颗,胚乳角质,均匀,中央有1空腔,胚近顶生。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的生长环境,较怕寒冷,生长适温为22-30℃,越冬温度不能低于8℃,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最好。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食用价值
扇叶糖棕植株高大,生长较快,经济价值较高,可作庭院观赏树种,但在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则大量用其粗壮的花序割取汁液,以制糖、酿酒及充当饮料等。种子萌发出的嫩芽和肉质根可供食用,树干外面的木质部分较坚硬,常用做椽子、木桩、围栏、输水管和水槽等。
经济价值
当糖棕长出花序时,采糖的人就爬上树,在花序的尖端挂一个竹筒或小水桶,用刀把花序划开一道道口子,花序中的糖汁就顺着刀口流出来并滴进竹筒或小桶里。一个花序可产出3-4小桶糖汁,每株糖棕每年可产60-70小桶糖汁,可熬糖20-30千克。如果一个三口之家种好一棵糖棕,那么就再也不用为吃糖而发愁了。
植物鉴赏
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又好似一支支绿色的大绿伞,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可作庭院成片栽种。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