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形态特征:
小灌木和灌木,直立或葡匐上升,高30-60厘米,分枝多,披散,被紧贴的糙伏毛。叶片坚纸质或略厚,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广急尖或钝,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长2-4厘米,宽8-20毫米,全缘,具糙伏毛状缘毛,5(-3)基出脉,叶面密被糙伏毛,毛隐藏于表皮下,仅尖端露出,有时夹有微柔毛,基出脉下凹,背面细叶野牡丹的植株(9张)沿脉上被糙伏毛,有时其余被微柔毛,侧脉互相平行;叶柄长3-6毫米,被糙伏毛。伞房花序,顶生,有花(1-)3-5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常较叶小;花梗长约3-5毫米,密被糙伏毛,苞片2,披针形,长5-10毫米,宽2-4毫米,被糙伏毛;花萼管长约7毫米,直径约5毫米,密被略扁的糙伏毛,毛有时具极少分枝,裂片披针形,长约7毫米,外面被糙伏毛,里面无毛,具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棒状,较裂片短;花瓣玫瑰红色至紫色,菱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2-2.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微凹,具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具2小瘤,花丝较伸长的药隔略短,短者药隔不伸延,花药基部具2小瘤;子房半下位,顶端被刚毛。果坛状球形,平截,顶端略锰缩成颈,肉质,不开裂,长约8毫米,直径约1厘米;宿存萼密被糙伏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约1300米以下地区的山坡或田边矮草丛中。
繁殖培育:
不同扦插基质、扦插季节和插条部位育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扦插生根和根系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影响,以红壤:谷壳灰=4∶1为基质的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平均达98.15%,生根数为13.83条,最长根为11.01 cm ;四季均可扦插,但最佳季节是春季。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处理组合间比较,最好的处理组合为春季+顶部枝条+红壤:谷壳灰=4∶1,生根率平均达95.37%,生根数为15.67条。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