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西藏(吉隆、聂拉木、错那、林芝、波密、墨脱)、四川(木里、米易、越西、石棉、会东)、贵州(纳雍、安龙、兴义、盘县)和云南(屏边、昆明、宾川、丽江、碧江、腾冲、泸水、鹤庆、兰坪)。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草本,植株下部匍匐分枝;茎纤细,近基部节上生根,近无毛。叶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5厘米,无毛或叶背中脉处被柔毛,顶端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刚毛;叶鞘口边无毛或被疏红棕色毛。佛焰苞漏斗状,长1—1.5厘米,宽约1.5厘米,无毛,通常2—3个聚生成头状,每一苞片内有花3—4朵(稀1—2朵),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膜质,长约4—5毫米;花瓣蓝色或蓝紫色,膜质;花丝丝状无毛,花药黄色;子房椭圆形,3室,无毛。蒴果3室,3瓣裂。 花期7—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200—2700米的溪旁、山坡草地及林下阴湿处。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