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台湾、福建南部(南清)、广东、海南、广西(融安、阳朔、贺县以南常见)、贵州(安龙、册亨)、云南(西畴、砚山、绿春、屏边、河边、河口、金平、西双版纳、临沧、景东、福贡)和西藏(墨脱)。日本(琉球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至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粗状,高1—1.5米。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稀宽卵形,长15—27厘米,宽3—6(—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背面通常无毛;叶鞘被疏生短柔毛,口部有明显长柔毛。花序为稠密的头状花序,直径2—3厘米,无总花梗,自叶鞘近基处穿鞘而出;苞片长卵形,长约6毫米,顶端急尖;萼片狭长圆形或长圆形,长8—12毫米,顶端风帽状,顶端及龙骨状凸起上被锈色茸毛,边缘具疏长柔毛,果宿存;花瓣白色,膜质,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6毫米,顶端钝,无毛;花丝顶端具念珠状长毛;子房长圆形,上部具数丛硬粗毛,中下部无毛,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花柱线形,约与子房等长。 蒴果倒卵状三棱形,比萼片短,长约7毫米,上部被硬粗毛,顶端具细小尖头,果壳薄;种子每室2颗,灰白色。 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