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辽东半岛及山东半岛沿海。原苏联、日本、朝鲜及北美太平洋沿海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根茎粗短,匍匐,直径3-4毫米,每节具叶1枚和2条不分枝的根。植株基部常为一丛缠结的黑褐色毛状纤维所包围,长可达4-5厘米;茎短缩,节间长仅3-5毫米。叶互生,具鞘;叶鞘长4-20厘米,抱轴,背部绿色,两侧边缘膜质,无色,叶耳钝尖,叶舌短,挺直,3脉;叶片线形,长25-100厘米,宽1-2.5毫米,全缘,或近顶端边缘初时具鳍刺状齿,后间断脱落形成稀疏微齿,叶端钝圆,常微凹;初级叶脉3条,中脉顶端略扩展,侧脉边缘生,于顶端与中脉连接,次级脉横生,与初级脉垂直排列,间距3-6毫米。花序腋生,具佛焰苞1枚;佛焰苞梗扁平,长1-3厘米,稀可达7.5厘米,宽约1毫米;佛焰苞鞘长3-4.5厘米,宽5-6毫米,抱轴,弯虾形,背部绿色,宽约3毫米,3脉;雄花花药2室,药室线形,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急尖或渐尖,单脉;雌花心皮箭头状至心形,花柱短,柱头2。果实背腹压扁,长仅2-2.5毫米,宽达4-5毫米,向下弯曲呈新月形,喙顶生,短,后期具若干硬而弯曲的刚毛。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生于低潮线礁石或硬质砂地上,最深分布可达10米。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