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榆(拉丁学名:Ulmus parvifolia Jacq)别称:小叶榆。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枝叶细密,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适。也可选作矿区厂绿化住宅树种。榔榆木树坚硬,可供工业用材;茎皮纤维强韧,可作绳索和人造纤维;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叶制土农药,可杀红蜘蛛。
落叶乔木,或冬季叶变为黄色或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叶开放后脱落,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广圆形,树干基部有时呈板状根,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无毛。叶质地厚,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巾脉两侧长宽不等,长1.7~8(常2.5~5)厘米,宽0.8~3(常1~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偏斜,楔形或一边圆,叶面深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凹陷处有疏柔毛外,余处无毛,侧脉部凹陷,叶背色较浅,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或沿脉有疏毛,或脉腋有簇生毛,边缘从基部到先端有钝而整齐的单锯齿,稀重锯齿(如萌发枝的叶),侧脉每边10~15条,细脉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2~6毫米,仅上面有毛。花秋季开放,3~6数在叶脉簇生或排成簇状聚伞花序,花被上部杯状,下部管状,花被片4,深裂至杯状花被的基部或近基部,花梗极短,被疏毛。翅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3毫米,宽6~8毫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翅稍厚,基部的柄长约2毫米,两侧的翅较果核部分为窄,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花被片脱落或残存,果梗较管状花被为短,长1~3毫米,有疏生短毛。花果期8~10月。
榔榆又称小叶榆,榆科落叶乔木。树干黄褐色,树皮斑状如鳞片,枝条细柔。单叶互生,叶片小而质硬,椭圆形,基部偏斜,叶缘有细齿,暗绿色。夏秋之间,叶腋间簇生黄绿色小花。 10月翅果成熟,黄褐色,长椭圆形。产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区,为亚热带适生树种。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区河岸塘边常见生长。喜光,喜温暖气候,亦稍耐寒,耐旱,亦耐湿。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均能生长。寿命长,萌生力强,耐修剪。
榆树,又名家榆,野榆,红榆等。榆科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圆球形。树皮灰黑色,纵裂而粗糙。小枝灰色,常排列成二列状。叶椭圆状卵形,先端尖,基部稍歪,边缘具单锯齿。花先叶于3~4月开花,紫褐色,簇生于一年生枝上。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有缺裂。种子位于翅果中央,4~5月果熟。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湿。能适应干凉气候;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和轻盐碱土也能生长,生长较快,30年树高17m,胸径42cm。寿命可长达百年以上。萌芽力强,耐修剪,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保土力强。对烟尘及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做观赏盆景等。
榔榆新叶嫩绿可人,树皮斑驳可观,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枝叶细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庭园种孤植、丛植,与亭榭、山石配植都很合适。栽作庭荫树、行道树或制作成盆景均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因抗性较强,还可选作厂矿区绿化树种。
1、选桩要严格,桩坯必须新鲜,枯朽,无根须的不要,尽量选精,不追求多,保证所选桩坯都能成活。
2、榔榆的栽前处理非常重要,尤其对其创口和截面要护理好,因其创口遇水容易大量跑浆。所以桩坯经修剪处理后,一定要将截面及其创口修整光滑,大的截面最好将皮与木质部修成45度斜面。这样既可防止细菌感染,又利于创口尽快愈合,早日生根。
3、创口经处理后,不能马上上盆,要将其放置荫凉处荫干几小时,让伤口自然收水,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可大大减少桩坯上盆后流汁的发生,所有榆属品种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流汁跑浆,如果榔榆桩坏在栽种前及栽种后,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个缺点,那么就很难保证桩坏的成活。
4、有些榔榆桩坏上面孔洞多,许多洞内还填满了落叶土及杂草,必须将其彻底清除干净。理由是:这些杂物中或多或少的都藏有蚁群或虫卵,如 不在上盆前将其处理干净,日后天气转暖,洞内蚁群及虫卵活动增强,繁殖增多,难以根治,危害无穷,最后桩坏有可能被蛀食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