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是灌木或小乔木,高0.6-2.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先端急尖,背面基部被毛,边缘狭干膜质;雄花:8-10朵,花梗长约0.8毫米,外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内萼片圆形,长2-2.5毫米,背面均无毛,雄蕊连花药长约6毫米,不育雌蕊高约1毫米,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子房长2-2.5毫米,花柱直立,长约2.5毫米,先端微弯曲,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的1/3处。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3] 该种的小枝,叶和大花黄杨相似,但花序及果实明显不同。
生长习性
大叶黄杨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 [4] 分布情况
产于贵州西南部(镇宁、罗甸)、广西东北部(临桂、灌阳)、广东西北部(连县一带)、湖南南部(宜章)、江西南部(安远、会昌)。
品种分类常见的栽培品种有以下4种:
金心大叶黄杨(Awens)
干皮灰褐色,小枝和叶柄均为淡黄色,叶片中央呈金黄色。
银边大叶黄杨(Albo-marginatus)
叶柄和小枝呈白绿或灰色,叶片边缘具很狭的银白色条带。
金边大叶黄杨(Ovatus Aureus)
叶缘金黄色
北海道黄杨(新品种)
顶端钝圆,主要特点为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明显,单干直上,表现出优良的乔木特性,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可达70-170厘米,平均生长量约为70厘米,5年生苗可达3米以上。冬季整个树冠仍保持绿色,耐寒、抗旱,成树能忍受-23.9℃的低温。引自日本北海道,适合在中国华北、西北及以南地区栽植。 [4]
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可采用扦插、嫁接、压条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易成活。
硬枝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株行距保持10厘米×30厘米,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随采随插;秋季在8-10月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0厘米左右,留上部一对叶片,将其余剪去。插后遮阴,气温逐渐下降后去除遮阴并搭塑料小棚,翌年4月份去除塑料棚。夏季扦插可用当年生枝,2年生枝也可,插穗长度10厘米左右。 [4]
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
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1年后可与母株分离。
水肥管理
大叶黄杨喜湿润环境,种植后应立刻浇头水,第二天浇二水,第五天浇三水,三水过后要及时松土保墒,并视天气情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宜。夏天气温高时也应及时浇水,并对其进行叶面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浇水只能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中午温度高时则不宜浇水,夏天大雨后,要及时将积水排除,积水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根系因缺氧而腐烂,从而使植株落叶或死亡。 入冬前应于10月底至11月初浇足浇透防冻水;3月中旬也应浇足浇透返青水,这次水对植株全年的生长至关重要,因为春季风力较大且持续时间长,缺水会影响新叶的萌发。 大叶黄杨喜肥,在栽植时应施足底肥,肥料以腐熟肥、圈肥或烘干鸡粪为好,底肥要与种植土充分拌匀,若不拌匀,种植后根系会被灼伤;在进入正常管理后,每年仲春修剪后施用一次氮肥,可使植株枝繁叶茂;在初秋施用一次磷、钾复合肥,可使当年生新枝条加速木质化,利于植株安全越冬。在植株生长不良时,可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来施肥,常用的有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使植株加速生长。
供应商信息
浏览记录
相关求购
- · 黄杨、小龙柏、冬青
- · 龙柏、黄杨、卫矛等
- · 金叶女贞、黄杨、麦冬等
- · 瓜子黄杨球、黄杨、红叶小檗
- · 黄杨、扶芳藤、龙柏等
- · 黄杨、金边黄杨、金森女贞等
- · 金森女贞、黄杨、红叶石楠等
- · 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