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乔木 行道树 耐寒 耐水湿 垂柳 垂杨柳
- 供应商家:金华市宏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23/10/11
- 供应地点:浙江金华
- 该信息已被查询次
垂 柳: 也叫垂杨柳、落叶乔木,因枝条下垂,故称垂柳。雌雄异体,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子基部宽,前端渐尖。语出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道》诗:“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轮。
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较耐寒、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
喻柳
柳是美好的象征。柳叶初生,似睡眼刚展,故称“柳眼”。
李商隐《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细长为柳叶,喻为“柳眉”。
王衍诗《甘州曲》:“柳眉桃脸上胜春”。女子身腰若柳条柔软,故称“柳腰”。韩屋诗:“柳腰莲脸本忘情。”
晋代卫灌的书像柳叶,世称“柳叶篆”。柳絮散落为絮绵,又称“柳绵”。
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苏东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词句。
咏柳
历代诗人以柳入题,歌咏不*。古代的《诗经》中所写的“杨柳依依”,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唐以后,咏柳的诗词名篇迭出,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方明桃花坞”,“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等等。但是在咏柳的诗词中,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真切动人的,要数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爱柳
春秋时,有个柳下惠,原来不姓柳,因为很爱柳才改姓,于是,他的后代都姓柳了;
东晋陶渊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溏掘土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
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树,后人名之为“唐柳”;
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便自称“柳泉居士”;
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在河西走廊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
现代画家丰子恺曾将屋子取名为“小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园林应用:垂柳是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观赏价值较高,成本低廉,深受各地绿化喜爱。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宜配植在水边,如桥头、池畔、河流,湖泊等水系沿岸处。与桃花间植可形成桃红柳绿之景,是江南园林春景的特色配植方式之一。也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公路树。亦适用于工厂绿化,还是固堤护岸的重要树种。
移植要求:
1、栽植深度以地面与树苗的根径处相平为宜,土球入坑后边回土边踩实、回土不紧或不实会形成吊空,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连,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饱满为止,并做到坑土内紧表松;同时、需在树根际四周做好围堰,方便持续干旱时浇水,并防止”下雨时雨水流失。
2、对树冠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份损耗。剪枝时,剪口要紧贴主干,不留短节,不撕破树皮,但应保持基本的树形,以加快成景速度,尽快达到绿化效果(秋黄叶落季节不需修枝摘叶)。
3、减少树皮蒸腾的水分,要对树干进行草绳缠绕包裹直至到主干顶部,经常为树干和树叶喷水增加湿度,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4、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树苗,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园林网上看到的,谢谢。
手机商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