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
形态特征:
常绿丛生港木。茎圆柱形,有节,上部具褐色粗纤维质叶鞘。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边缘和中脉有褐色小锐齿。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浆果球形。花期4~5月,果期11~12月。变种有斑叶棕竹,叶片具金黄色条斑,异常美丽。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越冬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帕酷热,则气温高于34摄氏度。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
繁殖培育:
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进行,将整株挖出,把地上部茎干和地下根茎切开成小丛盆栽。播种繁殖可4-5月盆播,播前用35℃温水浸泡1天,播后1个月发芽,半年后移栽小盆。
园林用途:
株丛挺拔,叶形清秀,宜配植于窗外、路旁、花坛或廊隅等处。丛植或列植均可,也可盆栽,制作盆景,供室内装饰,茎杆可作手杖和伞柄。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