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分布:
产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
草本或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四棱形,有槽,无毛,不分枝。叶片膜质,通常在一个节上的叶,大小差别较大,广披针形至卵形,稀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浅心形,稀近楔形,长5-14.5厘米,宽2-5厘米,边缘具不甚明显的细锯齿,5基出脉,叶面被紧贴的;微柔毛,基出脉微凸,侧脉不明显,背面几无毛或被极不明显的微柔毛及白色小腺点,基出,脉明显,隆起,侧脉及细脉不明显;叶柄长1.5-4.3厘米,常被白色小腺点,仅顶端与叶片连接处具短刺毛。不明显的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顶生,总梗长1-3厘米,无毛,基部有1对叶,常早落;伞梗基部具1圈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广卵形或近圆形,通常带紫红色,透明,长约1厘米;花萼长漏斗形,具四棱,长1.4-1.5厘米,被腺毛及白色小腺点,具8脉,其中4脉明显,裂片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顶端钝,长约4.5毫米,被疏腺毛及白色小腺点,具腺毛状缘毛;花瓣红色或紫红色,长圆形,顶端偏斜,具腺毛状小尖头,长约1.1厘米,外面被紧贴的疏糙伏毛及白色小腺点;雄蕊长者花丝长约1.1厘米,花药线形,长约1.5厘米,弯曲,基部呈羊角状伸长;短者花丝长约7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3毫米,基部不呈羊角状;子房顶端具膜质冠,冠檐具缘毛。蒴果倒圆锥形,顶孔4裂,最大处直径约5毫米;宿存萼与蒴果同形,具不明显的8条纵肋,无毛,膜质冠伸出萼外,4裂。花期8-9月,果期约6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600-1100(-1800)米的林下,沟边或路边灌木丛中,岩石上潮湿的地方。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