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会展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气象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余树勋,园林专家。潜心研究园林美学、园林心理学和植物园建设;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园林工程学讲义,建立了园林工程学科;编著《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与吴应祥共同主编出版了《花卉词典》。对园林建设,尤其是植物园建设作出了贡献……详细

余树勋

    余树勋,1919年3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旧公务员家庭,父亲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职,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家境较好,有宽大的庭院。祖母喜爱花草树木,父亲也常于公余时在院里莳花种树,余树勋从小就随家人浇花修树,因此,结下了园艺情结。

    余树勋,小学就读于北京师范附小,该校极重视音乐、美术及劳作课程,这对他以后选学园艺,从事造园有极大影响。余树勋初中毕业时正值日军入侵华北,近逼古北口,故举家随父奉调迁往南京。南京众多的常绿树木和花草使余树勋陶醉,更增强了他学习园艺的决心。1937年高中毕业后即报考了浙江大学园艺系。因日军在上海吴淞登陆,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南京形势紧张,全家匆匆逃难武汉。到武汉后恰逢广西大学还在招生,遂又报考了广西大学农学系并被录取,随即赴柳州沙塘就读……详细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没有园林专业,我们建立园林专业的历史仅60年。我毕业于园艺系,建立造园系之初,我刚从丹麦回国。1949年梁思成先生提出在清华大学营建学院设立造园专业的设想,在汪菊渊先生和吴良镛先生的主持下,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的造园专业。1956年,大学院系调整时,教育部认为造园系不适合放在综合性大学,应该放在农林院校,便将该专业调整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并学习前苏联经验,改名"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在1956年,基本全套学习苏联,我们在西方学造园学的留学生很不适应。当时我负责造园学和园林工程学两门课,用的是俄语的教学大纲,很生疏,感觉非常痛苦。后来,我们成立了园林工程教研组,我做组长,陈有民的夫人做翻译,才搞清怎么教园林工程学这门。

    1960年,建设部要求武汉、苏州、北京、城市建设学院里面要有园林系,这是新气象。因此我被调到武汉做城建学院园林专业负责人,由我负责制定教学计划,但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困难。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生物学和非生物学两大部分……详细

 

余树勋

    隔了几天,中国花协在成都召开的秘密会议上确定牡丹为国花,并秘密地上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定牡丹为国花。对于涉及到国花这样一件与全国人民有关的事,成都会议既没有事先通知各方,会议也严格保密,事后也没有公布结果,搞得鬼鬼祟祟。11月中旬,成都会议的秘密泄露出来了,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强烈不满,愤然而起质疑其公正性。林雁撰写长文《从唐朝的盛衰谈梅花与牡丹》,用史实指出牡丹不是繁荣昌盛的象征,揭露了所谓的牡丹"富贵花"的实质。中科院的余树勋研究员指出,大家都讲富贵,会把人的思想带坏,会把社会风气搞坏。陈院士更是在2006年1月不断向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领导写信,阐述一国两花的主张,并在供中央领导传阅的内参上发表相关的文章。

    关于国花之争的众多"流派"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形成,其中尤以一国多花论为多,最主要的说法有4种,分别是"一国一花"(又分为"拥梅派"和"拥牡丹派")、"一国两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一国四花"(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和"一国五花"(采取"一主四辅"五名花同为国花的方法,让牡丹为主国花,兰花、荷花、菊花、梅花为"中国四季名花")……详细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6438262
网络实名:中国园林 园林绿化 | 通用网址:中国园林
1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050296 1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