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的兴起不是偶然...
在我国发展绿化事业、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西山、绿色农业、有机产品”,作为宝鸡市的重点“扶贫特区”,八年前,或许这些词汇对于宝鸡西部山区人民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的,但如今,“绿色农业、有机产品、乡村旅游”的词汇已成为宝鸡西山地区人民的口头禅。
“突破西山”,在西山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西山的未来之路怎么走,西山靠什么发展?宝鸡西山建委提出深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走生态化扶贫路子,发展绿色农业、有机产品,在大山深处布局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如果不是05年的“突破西山”战略,或许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西一村的白恒哲依旧靠着退耕还林的补贴和零散的药材种植缓慢发展……[详细]
“这些天我们的菊花、康乃馨销量比较好,我们的715座花卉大棚都在种。”7月29日,连搭乡肖家咀村村支部书记赵资斌指着成熟的康乃馨说。
1999年,一心想带领大家致富的村书记赵资斌去天水、临洮一带考察,回村后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搭起了温室大棚,花苗是从北京、辽宁运来的,4个月后,第一茬玫瑰花破土而出,一把玫瑰花卖了18元。
14年过去了,肖家咀村现有鲜切花温室大棚715座,花卉种植面积800多亩,种植品种由单一的玫瑰花发展到菊花、非洲菊、康乃馨等多个品种。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博会上,当地培育的马斯特(康乃馨)获得金奖,影星(月季)获得银奖,黑魔术(月季)、自由(康乃馨)、丰收(非洲菊)获铜奖……[详细]
13日早8时,恩施市国有百户湾林场,与重庆市奉节县交界的青山管护哨云遮雾绕。护林员米德顺挥手告别妻子杨仁香,走向大山深处。这次巡山,他需要走6公里山路,耗时5小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根木杖、一袋方便面。“要是能修条通往哨卡的小路就好了,这样,我们守得更安心更踏实。”米德顺的梦想,质朴、温馨。
咸宁市区潜山,全国唯一桂花博物馆。跨进大门,古今书法家笔下100种“桂”字映入眼帘,数百种桂花图片、实物、制品应有尽有。
面对参观者的频频发问,讲解员阮福林对答如流。她说,“与桂花为伴,其乐无穷!我想再多学点桂花知识,当个‘桂花专家’……[详细]
重庆巫溪,地处渝陕鄂结合部,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区县之一,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短板”。“劣势在山、出路在山,困局在山、希望在山。”经过多年实践,重庆巫溪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做生态文章,闯出了一番发展新天地。
201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多种要素制约影响下,重庆巫溪坚持“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重庆巫溪,正点燃几代重庆巫溪人的“绿色崛起”梦。
“九山微水一分田”——这是幅员4030平方公里的重庆巫溪山多地少的生动写照。 曾经,地处偏远的重庆巫溪以木为薪……[详细]
时下,正是处州白莲的丰收季节,在莲都区老竹镇的各大白莲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收新鲜莲子并将采摘下来的莲子包装成礼盒往外发货,生意兴隆。
“新鲜莲子作为一种具有食用、营养及保健的特色农副产品,今年的销售特别火爆。生产基地每天都有七八十位附近的村民在采莲蓬、剥莲蓬、挑莲子……”丽水白云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立军介绍说。
“赏千亩荷塘美景、品尝养生莲子宴……以及后续的深加工,如今,处州白莲的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白莲每亩收益达5000多元,种莲效益高,农民乐当莲农。”莲都区农业局负责人说……[详细]
走进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吾曲村花卉大棚种植园,浓郁的花香伴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
年初,在转服工作队的资金帮扶和科技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村里的花农王师傅种植了12亩大棚花卉,花种包括清香木、君子兰等26种,王师傅悉心管理,辛勤栽培,花卉长势喜人,深受购花者的喜爱。
“2013年的花卉长势很好,销售也不错,每亩花卉收入5000元左右。”王师傅手捧着盆栽,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据悉,该县类似于王师傅这样的大棚花卉种植专业户有10余户,他们结合土壤特质,以市场为导向,精选特色花卉,科学规范管理,花卉种植效益连年增长,圆了大棚花卉致富梦……[详细]
“自从种植花卉苗木后,我在家进行管理,丈夫带着人常年在外地搞绿化工程,家里种的十几亩花木能卖就卖,剩下的由自己的绿化工程使用,每年能挣几十万元。现在楼房住上了,汽车开上了,电脑用上了……”
龙安区龙泉镇九堰村的吴书英一谈起种植花木就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匣子。近年,安阳龙安区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花木种植和生态旅游开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龙安区有花卉企业68家,花农5000多户,从业人员8000多人,常年花卉种植面积约2.8万亩。近年,该区以打造全国知名花卉苗木基地为目标,立足“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加快推进安阳市……[详细]
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带领省林业厅、省邮政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就邮政服务“三农”、鄢陵花木产业集群建设、第十三届中原花博会筹备情况等到鄢陵调研。
这种“高山菊”是当地特产,仅生长在海拔六七百米的山岭之间,加工制作的“高山菊花茶”是一种纯天然的生态环保饮品,很受欢迎。
“高山菊”的收购价格为每500克1元以上,村民一年采摘的收入所得最高可达3000元,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希望之菊”……[详细]
“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要正义,要公平,要谦和。”这是2013年“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市林业局李宁的人生信条。这位80后女性说:“如果我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这是属于我们林业人大家的。”
看李宁的履历,成绩斐然。2009年,在“科技下基层,服务新农村”活动年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在防治美国白蛾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同年,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及贮藏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如今,“林农草一体化”成为她研究对象。2011年,李宁任副主编的《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12年,作为编者之一的《北方葡萄减灾栽培技术》由河北科技出版社……[详细]
2013年8月11日,安阳滑县焦虎乡桑科营村花卉种植户李正义的玫瑰棚里,经营鲜花的店老板与超市的员工正在采摘玫瑰,以满足今年“七夕”市场供应。
三年前,看中了种植花卉这块“面包”的“份量”之后,38岁的李正义与妻子决定从大棚蔬菜转向大棚花卉,发展“美丽经济”。2009年的冬天特别冷,花卉育苗需要一定温度。刚刚起步的李正义就用几十个煤球炉烧火增温,他和妻子在棚内轮流值周,就这棚温上去的第六天夜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夫妻双双中了煤毒。第二天多亏被放学回来的儿女发现,李正义经抢救保住了性命,而妻子永远永远地走了……[详细]
叶青山是庐山区赛阳镇金桥村的一位花卉苗木种植大户,从事苗木种植13年。他的最大梦想就是努力扩大基地面积,推广高科技特色新品种,不断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
庐山区赛阳镇素有“赣北花木第一镇”之称,全镇6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经营花卉苗木。红红火火的花卉苗木产业成为赛阳农民的“绿色银行”。谈起自己与花木的情缘,叶青山至今记忆犹新。
叶青山:“01年的时候,我种植马褂木,当时用了700多块钱的本钱,种植两个月以后,别人作两毛钱一颗当芽苗卖了,而我是下半年卖的,7毛钱一株,当时纯收入就赚了7000块钱。因为当时人均收入只有……[详细]
伴随春的气息,记者来到了方前镇付岙村施时富的苗木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成片的苗木。
这是一片绿色的桂花园,桂花树长得比人高,蓬头也大。在园中修剪枝条的工人们不时露出脸和双手,要不是移步进入园中,真不知绿色的桂花园居然还有人在里面劳动。施时富边修枝边介绍说,1998年以来,他将承包的5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了苗木,主要有桂花、广玉兰、紫薇、红枫、红叶石楠等品种,仅桂花树就栽种了10多亩,品种有“金、银、丹”桂,其中不少是近十年树龄的桂花,每棵价值1000多元。施时富还说,为了栽培好自己的花木,他常到金华花木市场拜师,面对面切磋栽培技术,订阅了多种花木杂志……[详细]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多地林下经济也进入发展快车道。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相关专家表示,我囯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林下经济,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 ……[详细]